與有機配體復合的重金屬是威脅全球水安全的最重要的致癌物之一。長期以來,現(xiàn)有技術一直未能高效且經(jīng)濟地去除和回收這些金屬。
2024年12月30日,同濟大學王志偉教授在國際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fā)表題為《Strongly coordinating mediator enables single-step resource recovery from heavy metal-organic complexes in wastewater》的研究論文,Wei Shi為論文第一作者,王志偉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
王志偉,同濟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國家杰青(2019),教育部首批青年長江學者(2015)。2003年和2007年獲得同濟大學學士和博士學位,2008年留校工作,2013年晉升為博導,2014年晉升為教授,2021年擔任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王志偉教授的研究方向為1. 膜法污水處理/資源化理論與技術;2. 膜生物反應器處理理論與技術;3. 工業(yè)園區(qū)污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
在這里,作者展示了一種協(xié)調(diào)基于介體的電還原(CMBER)策略,用于從被重金屬有機復合物污染的廢水中一步回收重金屬。
在CMBER中,與傳統(tǒng)配體相比,偕胺肟具有優(yōu)異的配位能力,通過偕胺肟化反應將其固定到同時充當過濾裝置的流通電極上。
這種獨特的工藝無需外部能量輸入即可自發(fā)地從復合物中捕獲偕胺肟的-N-OH和-NH2基團上的重金屬離子(偕胺肟介體與 Cu(II) 的ΔG:-6.59?eV),然后直接原位電還原回收金屬。
被捕獲的Cu(II)還原為Cu(0)可再生偕胺肟的活性位點,從而能夠連續(xù)捕獲Cu(II)。
CMBER系統(tǒng)在3?V電壓和250?L m?2 h?1水通量下運行,Cu(II)回收率達到97.6%,能源效率為 340.1?g kWh?1。這種能源效率明顯優(yōu)于現(xiàn)有技術,提高了近五倍。
CMBER為經(jīng)濟高效的資源回收和水凈化開辟了新維度。
圖1:基于強配位介體的電還原(CMBER)策略用于高效回收重金屬
圖2:偕胺肟介體功能化的電極(APCF)的表征和電化學性能
圖3:CMBER中重金屬-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捕獲和電化學回收
圖4:CMBER中Cu回收的機制
圖5:CMBER中Cu回收的擬議途徑
圖6:CMBER對Cu(II)回收的適用性分析
綜上,作者介紹了一種名為協(xié)調(diào)基于介體的電還原(CMBER)的策略,用于從含有重金屬-有機復合物的廢水中單步回收重金屬。該研究的成果表明,CMBER系統(tǒng)在3V電壓和250 L m?2 h?1的水通量下,實現(xiàn)了97.6%的Cu(II)回收率,并展示了340.1 g kWh?1的能量效率,顯著優(yōu)于現(xiàn)有技術,為經(jīng)濟高效的資源回收和水凈化開辟了新的途徑。
CMBER技術的應用前景廣闊,尤其是在電子、化工和其他工業(yè)領域,這些領域在生產(chǎn)過程中會產(chǎn)生含有重金屬-有機復合物的廢水。該技術可以作為這些行業(yè)廢水處理的標準解決方案,幫助它們減少環(huán)境污染的同時回收有價值的金屬資源。此外,CMBER技術還可以應用于芯片制造等實際工業(yè)廢水的處理,顯示出其在現(xiàn)實世界應用中的潛力。隨著對環(huán)保和資源效率的日益關注,CMBER技術有望在全球范圍內(nèi)得到推廣和應用。
Shi, W., Li, J., Gao, F.et al.?Strongly coordinating mediator enables single-step resource recovery from heavy metal-organic complexes in wastewater.?Nat Commun?15, 10828 (2024).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zhan1,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xiubac.cn/index.php/2025/01/10/ba361cde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