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国产高清无码在线观看,中文字幕日本人妻久久久免费,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哈工大「國家杰青」團隊,最新Angew!

哈工大「國家杰青」團隊,最新Angew!
研究背景
目前,鋅空電池(ZABs)因其高能量密度、高成本效益和生態(tài)可持續(xù)性而獲得廣泛關(guān)注。然而,空氣電極中氧還原/析出反應(ORR/OER)的動力學較為緩慢,這嚴重阻礙了ZABs性能的進一步提高。雙原子催化劑可成為空氣電極中Pt/C和RuO2的雙功能替代品,但受吸附演化機制(AEM)中中間體結(jié)合能的線性關(guān)系限制,仍然表現(xiàn)出有限的催化活性。觸發(fā)晶格氧機制(LOM)有望克服這一挑戰(zhàn),但由于在金屬中心的剛性配位環(huán)境中缺乏橋接氧(O),因此尚未得到證實。
成果簡介
鑒于此,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宋波(國家杰青)、Jinzhen Huang、韓杰才、徐平,內(nèi)蒙古大學趙忠龍,蘇州大學鐘?。ü餐ㄓ嵶髡撸┑热?/strong>通過調(diào)控雙原子中心的配位環(huán)境使得FeCo–N–C雙原子催化劑可以進行面外和面內(nèi)重構(gòu),在金屬中心形成軸向O和橋接O,從而激活LOM途徑。具有較短Fe-N鍵的FeCo–N–C也有利于提高ORR性能。組裝的可充電ZABs的峰值功率密度高達332 mW cm?2,在連續(xù)循環(huán)~720 h后沒有明顯的性能下降。相關(guān)成果以“Reconstructing the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of Fe/Co Dual-atom Sites towards Efficient Oxygen Electrocatalysis for Zn–Air Batteries”為題發(fā)表在Angew上。
圖文介紹
哈工大「國家杰青」團隊,最新Angew!
圖1 DFT計算。
通過減少雙原子催化劑中吡咯N的數(shù)量,可以顯著提高ORR的活性和穩(wěn)定性。由于吡咯N和吡啶N的C-N鍵能不同,可以通過能量選擇性去除吡咯N。作者首先采用密度泛函理論計算(DFT)研究了FeCo-N-C的結(jié)構(gòu)并評估了通過能量選擇性裁剪吡咯N位的可能性。Bader電荷分析顯示,F(xiàn)eCo-N-C中的Fe和Co原子失去電子(分別計算為0.99 e和0.73 e),而配位的N原子獲得電子(帶負電荷)。引入Li+后,帶正電的Li+優(yōu)先與帶負電的N原子結(jié)合(圖1a,b)。
通過晶體軌道哈密頓布居(COHP)分析,作者定量地分析了C-N鍵的鍵序(BO),定義為成鍵電子數(shù)和反鍵電子數(shù)之差的一半。在不引入Li+時,六邊形C-N鍵和五邊形C-N鍵的BO分別為3.11和2.94;當Li+與N原子成鍵時,六邊形和五邊形C-N鍵的BO值分別降至2.65和2.19(圖1h)。由于五邊形C-N鍵的BO值降低了0.75,大于六邊形C-N鍵的0.46,因此可以優(yōu)先破壞五邊形C-N鍵,從而裁剪吡咯N而保留吡啶N(圖1c)。基于投影態(tài)密度(PDOS)和d帶中心理論,具有吡咯N空位的FeCo-N-C的d帶中心比原始FeCo-N-C中更高,這是由于Fe和Co原子周圍配位數(shù)減少導致能帶形狀發(fā)生變化所致(圖1i-j)。具有較高d帶中心能量的結(jié)構(gòu),可以增強對氧分子的吸附,促進ORR催化過程。
哈工大「國家杰青」團隊,最新Angew!
圖2 結(jié)構(gòu)和形貌表征。
基于上述理論計算的結(jié)果,團隊采用液氨輔助鋰化(LAAL)的方法合成了幾個FeCo-N-C-X樣品(X表示LAAL過程中使用的金屬Li的毫升量)。當暴露于液態(tài)氨/Li+溶液時,Li+可以滲透到FeCo-N-C的中間層中,形成嵌層的FeCo-N-C/Li化合物。更多的Li+與吡咯N結(jié)合逐漸形成Li3N,并從FeCo-N-C中排出,從而形成N空位(VN)(圖2a)。所有樣品都表現(xiàn)出超薄的納米片形貌,沒有發(fā)生金屬顆粒的聚集,N、Fe、Co和C元素在樣品中也分布均勻(圖2b)。像差校正的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高角度環(huán)形暗場(STEM-HAADF)圖像顯示了納米片上的雙原子結(jié)構(gòu)(圖2c)。線1和線2的強度譜分析表明,雙原子對內(nèi)的原子間距離約為2.63 ?(圖2d)。
作者通過電子順磁共振(EPR)譜確認了N空位的成功引入,隨著鋰化程度的增加,N空位信號(g=2.005)強度增強,證實了預期的C-N鍵的精確剪裁(圖2e)。X射線吸收近邊結(jié)構(gòu)(XANES)光譜顯示FeCo-N-C-1.25和FePc的Fe-K邊位置接近,表明Fe的氧化態(tài)接近2+(圖2f)。相應的FT-EXAFS譜顯示,F(xiàn)eCo-N-C-1.25和FePc在1.37 ?處有一個顯著的峰,該峰與一級殼層中Fe-N鍵配位有關(guān)(圖2h)。第二殼層的峰值在~2.52 ?處,表明在Fe原子的配位環(huán)境中存在Co原子,在1.34 ?和2.41 ?處的信號也證明了Co原子與N和Fe的配位。
哈工大「國家杰青」團隊,最新Angew!
圖3 電催化ORR/OER性能。
團隊首先驗證了裁剪C-N鍵配位對ORR催化活性的貢獻。線性掃描伏安(LSV)曲線顯示,F(xiàn)eCo-N-C-1.25的起始電位(Eonset=1.070 V)和半波電位(E1/2)為0.853 V,超過了Pt/C(Eonset=1.000 V和E1/2=0.849 V)。FeCo-N-C-1.25的Tafel斜率為41.75 mV dec?1,與Pt/C的41.34 mV dec?1相當(圖3b)。FeCo-N-C-1.25的H2O2產(chǎn)率最低(~9.6%),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n)值最高(3.82),說明FeCo-N-C-1.25更傾向于發(fā)生4電子ORR反應(圖3c)。
團隊還發(fā)現(xiàn)通過調(diào)控FeCo-N-C結(jié)構(gòu)可以進一步顯著提高其OER性能(圖3d)。在1.0 M KOH溶液中,F(xiàn)eCo-N-C-1.25在10 mA cm-2(η10)下的過電位為295 mV,OER催化活性超過FeCo–N–C和RuO2。FeCo-N-C-1.25的Tafel斜率為61.18 mV dec-1,遠小于FeCo-N-C的162.23 mV dec-1,表明OER機制發(fā)生了變化(圖3e)。對于雙功能氧電催化劑,ΔE表示ORR的E1/2和OER的Ej=10之間的電位差,是評價裝置性能的重要參數(shù)。FeCo-N-C-1.25的ΔE為0.672 V,是所有雙功能氧電極中性能最好的,表明其在ZAB中的應用潛力巨大(圖3f)。
哈工大「國家杰青」團隊,最新Angew!
圖4 OER從AEM機制到LOM機制轉(zhuǎn)換的驗證。
作者通過DFT計算系統(tǒng)地研究了裁剪C-N鍵配位對FeCo-N-C-1.25中電子結(jié)構(gòu)和氧物種演化的影響。在FeCo-N-C中,完全配位的Fe/Co金屬中心有利于面外重構(gòu)以吸附OH物種形成Fe–OH/Co–OH(A1)。A1被電解質(zhì)中OH的親核攻擊會去質(zhì)子化生成Fe-O/Co-O(A2)。因此,F(xiàn)eCo-N-C遵循AEM途徑。AEM機制中*OOH中間體的形成步驟為電位決定步驟(PDS),F(xiàn)eCo-N-C上Co和Fe位點的PDS反應能相當,分別為1.86和1.89 eV(圖4b)。
在FeCo-N-C-1.25中,去除吡咯N原子降低了雙原子FeCo的配位數(shù),在OER過程中會同時發(fā)生面外面內(nèi)重構(gòu)。FeCo-N-C-1.25中面內(nèi)重構(gòu)形成的橋接O有利于去質(zhì)子化過程,從而觸發(fā)LOM反應機制。由Fe位點初始去質(zhì)子化形成L2的PDS自由能增加高達0.76 eV,而在橋接O的作用下,Co位點發(fā)生去質(zhì)子化的反應能量要低得多(0.08 eV),這也導致PDS的反應能量較低(0.33 eV)。因此,F(xiàn)eCo-N-C-1.25中發(fā)生的主要的OER反應機制是由Co位的去質(zhì)子化引發(fā)的LOM途徑。
作者計算了O p和Fe/Co d軌道的PDOS,為OER過程中O*物質(zhì)的產(chǎn)生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在L2結(jié)構(gòu)中,F(xiàn)e/Co dz2和O p軌道在?0.3和?2.3 eV重疊,表明在這些能級上Fe/Co和OO*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圖4d、e)。波函數(shù)分布顯實,在?2.3 eV時,σ鍵對OO*吸附起作用,而在?0.3 eV時,π鍵對OO*吸附不起關(guān)鍵作用(圖4f、g)。因此,σ鍵的存在導致Fe/Co和OO*之間形成強鍵軌道,導致L2中間體的形成并觸發(fā)OER過程中的LOM機制。
哈工大「國家杰青」團隊,最新Angew!
圖5 FeCo-N-C-1.25在可充電ZAB中的性能。
團隊將FeCo-N-C-1.25作為雙功能催化劑負載在泡沫鎳上,制備可充電ZAB的空氣電極(圖5a,命名為電池A)。為了比較,團隊還使用Pt/C和RuO2作為催化劑組裝了對照電池(電池B)。充放電極化曲線之間的電壓差相對較小,表明這些電池具有優(yōu)異的可充電性能(圖5b)。電池A的最大功率密度為332 mW cm-2,超過了電池B(144.3 mW cm-2)和大多數(shù)ZAB系統(tǒng)(圖5c)。A電池比容量為804.5 mAh g-1(10 mA cm-2),比B電池高出約17%(圖5d)。在連續(xù)充放電操作超過720 h(圖5e)后,電勢差僅出現(xiàn)極小的增加,說明該電池具有顯著的催化穩(wěn)定性和可逆性。上述結(jié)果表明所提出的策略在開發(fā)用于ZABs和相關(guān)能量轉(zhuǎn)換裝置的高效催化劑方面具有巨大潛力。
文獻信息
Reconstructing the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of Fe/Co Dual-atom Sites towards Efficient Oxygen Electrocatalysis for Zn–Air Batteries.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zhan1,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xiubac.cn/index.php/2024/11/16/41c8caaf7b/

(0)

相關(guān)推薦

南城县| 和顺县| 定襄县| 康乐县| 来安县| 咸阳市| 莒南县| 克山县| 交城县| 安塞县| 舟山市| 昌平区| 肃北| 庐江县| 铜梁县| 长白| 如皋市| 射洪县| 沾化县| 灌南县| 琼中| 新邵县| 阳西县| 淮北市| 丰县| 陆良县| 繁昌县| 南华县| 彰武县| 芜湖县| 巴南区| 会宁县| 玉溪市| 淳安县| 呼伦贝尔市| 敦煌市| 思南县| 敖汉旗| 北碚区| 黎川县| 商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