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開輝,北京大學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劉開輝課題組長期從事低維材料生長機理與光譜物理研究,擅長開發(fā)先進技術手段以解決前沿科學問題。團隊自主設計米級單晶制造裝備、搭建單個低維材料單元水平的納米光譜學表征系統(tǒng)、開發(fā)二維材料復合光纖全光纖器件。近年來,在二維材料表界面生長調(diào)控、米級單晶薄膜通用制造技術、表界面耦合物理及器件方向取得了系列研究進展。已發(fā)表SCI論文100余篇 (google引用率>7300,h因子48),其中包括通訊作者文章Nature (2篇),Nature Nanotechnology (2篇),Nature Photonics (2篇),Nature Chemistry,Nature Communications (4篇),Advanced Materials (10篇),JACS (2篇),Nano Letters (6篇),PNAS,Science Bulletin等。
課題組主頁:http://liugroup.pku.edu.cn/chs_home.html
【研究成果】
2024年6月7日,北京大學劉開輝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劉燦副教授,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魏鐘鳴研究員和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丁峰教授等人在Science上以“WS2?ribbon arrays with defined chirality and coherent polarity”為題報道了通過原子制造策略合成具有明確手性和相干極性的單晶WS2帶狀陣列。()
2024年6月14日,北京大學江穎教授,王恩哥教授,劉開輝教授,徐莉梅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學曾曉成教授等人在Science上以“Probing structural superlubricity of two-dimensional water transport with atomic resolution”為題報道了使用基于qPlus的原子力顯微鏡直接成像了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表面上的二維水的原子結(jié)構(gòu)和輸運行為。()
2024年7月5日,北京大學劉開輝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劉燦副教授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張廣宇研究員等人在Science上以“Interfacial epitaxy of multilayer rhombohedral transition-metal dichalcogenide single crystals”為題報道了一種用于生長幾種過渡金屬鹵化物的界面外延方法。()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計算搬磚工程師,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xiubac.cn/index.php/2024/07/09/2b31bc3c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