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大學王德宇A(yù)ngew:FSI?通過原位構(gòu)建實現(xiàn)自修復SEI 2024年3月21日 上午11:14 ? z, 頂刊 ? 閱讀 18 鋰金屬負極上的固體電解質(zhì)相(SEI)在運行過程中往往會破裂并發(fā)生重構(gòu),從而導致鋰金屬電池衰減加速。值得注意的是,具有自修復特性的 SEI有助于穩(wěn)定鋰/電解質(zhì)界面。然而,將修復劑均勻固定在負極上仍是一項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wù)。 在此,江漢大學王德宇團隊利用雙(氟磺酰)亞胺(FSI–)陰離子的顯著成膜特性和乙烯基的光聚合特性,將離子液體 1-乙烯基-3-甲基咪唑鎓雙(氟磺酰)亞胺(VMI-FSI)與聚環(huán)氧乙烷(PEO)交聯(lián),形成了一層由FSI–基團作為修復劑的自修復膜。當其遇到金屬鋰時,F(xiàn)SI–基團會化學分解成 LiF 和 Li3N,從而在鋰金屬表面形成 SEI并修復鋰枝晶裂縫中的 SEI。 此外,從修復膜中交換出的 FSI– 陰離子通過電化學分解生成無機鹽,從而強化 SEI?;诖耍撦d量為 16.3 mg cm-2的鈷酸鋰/ Li電池顯示出 183.0 mAh g-1 的初始放電容量,并可在 3.0~4.5 V vs Li+/Li 的電壓范圍內(nèi)可穩(wěn)定運行 500 個循環(huán)且保持率達 81.4%。 圖1. 人工SEI的制備原理圖及循環(huán)過程中鋰金屬負極的SEI演變 總之,該工作以陽離子聚合物為骨架,以 FSI– 陰離子為修復劑,開發(fā)了一種新型自修復人工 SEI (簡稱 V 膜)。具體而言,V 膜是在鋰負極上通過紫外光聚合 PEO 和 VMI-FSI 單體合成。V 薄膜中聚合物陽離子結(jié)合的FSI–陰離子可與鋰金屬和鋰枝晶發(fā)生反應(yīng)形成豐富的無機化合物(如 LiF 和 Li3N)。 此外,在循環(huán)過程中緩慢釋放的 FSI–陰離子 可在 V 型膜表面富集,分解成大量無機物,幫助修復破裂的SEI。得益于 V 膜的自修復特性,高正極負載(16.3 mg cm-2)的Li/鈷酸鋰電池在超過 500 次和 300 次循環(huán)中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循環(huán)性能,在 4.5 V 和 4.6 V vs Li+/Li 截止電壓下的容量保持率分別為 81.4% 和 61.4%。因此,該項研究為設(shè)計保護鋰金屬負極的自修復薄膜提供了一種新策略。 圖2. 鈷酸鋰/Li全電池的電池性能 Binding FSI? to Construct a Self-Healing SEI Film for Li-Metal Batteries by In-situ Crosslinking Vinyl Ionic Liquid,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4 DOI: 10.1002/anie.202402456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Jenny(小琦),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xiubac.cn/index.php/2024/03/21/bc930883c1/ 電池頂刊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guān)推薦 Nature子刊:鋰硫電池,4000圈?。? 2023年10月15日 周佳/何思斯Adv. Sci.: CoP/Fe-Co9S8上表面重構(gòu)和自終止,助力高效全水分解 2022年11月13日 李旭寧/劉彬等,最新JACS!頂尖Operando表征技術(shù)監(jiān)測原子分散的鐵位點 2023年10月3日 臺灣大學JACS:原子催化劑構(gòu)型的可逆調(diào)整,實現(xiàn)高效氧電還原 2023年12月25日 北京大學龐全全Joule:采用反溶劑馴化鋰硫電池的準固態(tài)反應(yīng) 2023年10月7日 李桂村/趙玉峰AFM: 寬工作溫度范圍的可充電鋰硫電池綜述 2023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