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化學水分解是一種前景廣闊的制氫方法。但是,陽極析氧反應(OER)的緩慢動力學限制了電解制氫的整體效率,從而導致電解過程的總能耗較高。同時,貴金屬Pt基催化劑具有優(yōu)異的電化學活性、化學穩(wěn)定性和耐腐蝕性等電催化性能,被認為是良好的水分解電催化劑,但其高昂的價格和稀缺的儲量限制了它們的大規(guī)模應用。因此,開發(fā)低Pt負載量的雙功能催化劑用于有機物-水共電解析氫成為替代傳統(tǒng)水電解的有效策略,其不僅可以通過降低槽電壓來降低析氫的能耗,還可以在陽極同時獲得高附加值的有機化學產物(例如將CH3OH氧化為HCOOH),使該反應具有學術和工業(yè)意義。
近日,深圳大學駱靜利和趙斌等通過界面工程改變催化劑的電子結構,合成了雙單分散Pt-Ni3S2異質納米晶(DMD Pt-Ni3S2 HNCs)作為雙功能催化劑。具體而言,研究人員通過熱注入的方法,將尺寸約為2 nm的二級單分散Pt納米晶與尺寸約為9.6 nm的初級單分散Ni3S2納米晶通過化學作用異質結合,在致密的異質界面處形成具有豐富晶格缺陷的“DMD Pt-Ni3S2 HNCs”作為電荷輸運通道。這些異質結界面可以進一步誘導產生豐富的活性位點,從而提高催化劑的催化活性,對于研究甲醇氧化和氫反應的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實驗結果表明,合成的“DMD Pt-Ni3S2 HNCs”在1.45 VRHE下能選擇性地催化CH3OH生成更有價值的化合物(HCOOH),電流密度達到100 mA cm-2,以及具有較高的法拉第效率(FE>98%)。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精細的界面電子調制和雙單分散特性,“DMD Pt-Ni3S2 HNCs”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雙功能活性,其在1.0 M KOH溶液中達到10 mA cm-2電流密度所需的HER過電位僅為61 mV。此外,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表明,“DMD Pt-Ni3S2 HNCs“表面Pt納米晶的存在對促進和穩(wěn)定高價Ni位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進一步加速了析氫過程中H*的轉化和H2的脫附,顯著提升了HER活性。
總之,高分散的Pt納米晶與Ni3S2納米晶之間的界面提供了強大的電子相互作用,使具有協(xié)同活性位點的“DMD Pt-Ni3S2 HNCs“在雙功能電催化反應中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性能和選擇性,最終實現(xiàn)了甲酸鹽和氫氣的同時生成。
Interfacial electronic modulation of dual-monodispersed Pt–Ni3S2 as efficacious b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sts for concurrent H2 evolution and methanol selective oxidation. Nano-Micro Letters, 2024. DOI: 10.1007/s40820-023-01282-4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xiubac.cn/index.php/2024/01/30/eb3a4225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