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草原蔡博士科研分享、知乎等
科研圈立足象牙塔,面向最前沿的技術與領域。但身在其中才知道這個圈子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純粹……文末有985博士分享“如何應對科研中挫敗感”的寶貴經(jīng)驗。
導師的女兒和我同齡,在北方某重點大學讀研。而我只在雙非小學校讀研。
于是,我做完實驗,處理完數(shù)據(jù),寫好初稿,讓他修改的時候。他投了特別高的期刊,怎么可能中那么高的???
然后和我說,你這論文很好,只可惜我們學校平臺太低,人家不信你?!斑@樣吧,我給你換個平臺繼續(xù)投,你也希望你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得到別人認可,發(fā)表在高影響期刊上對吧?!?/span>
感謝某校的高平臺,讓我的勞動成果得到科研界的認可,謝謝謝謝。
我不敢保證整個科研圈都是這樣,我只說說我身邊的種種。
本人國內土博士一名,剛畢業(yè),本來準備留校做博后,然后繼續(xù)做老師,帶學生,搞科研。
然后,我就發(fā)現(xiàn)了,我身邊的“大?!眰儯敖芮唷眰?,都是不把學生當人看的。
學院剛剛大價錢從從日本挖來的副院長,他的學生根本就是8117的工作狀態(tài),寒暑假也不允許回家,導師給他們在離學校很遠的地方租了一個找房子,四個男生一個女生擠在一起,每天自己掏錢打車來學校做實驗。甚至春節(jié)當天也必須保證實驗室有人。
另一個副院長,8116,每個實驗室都裝了攝像頭,隨時監(jiān)控學生的一舉一動。幫他干活比你自己畢業(yè)找工作優(yōu)先級高的多的多。終于有一次碰到一個楞的,直接全院貼告示說某年某日我去殺了X教授,歡迎參觀。然后當天拎著刀去了他辦公室,不過最后還是和解了。那之后他對學生態(tài)度好了一段時間,不過沒多久就又變回去了。
一個新來的杰青,天天在走廊上大聲辱罵自己的學生,整個樓都聽得見,旁人都聽不下去,學生倒是只能忍著。
另一個系的學術大牛,組里博士大師兄8年都沒畢業(yè),大師兄苦苦哀求,導師終于放了軟話,你幫我再招一個博士進來,我就放你走。
所以思前想后,如果我真的有幸成為跟他們一樣的碩導博導,他們這些事我干的出么?
干不出啊,那么問題來了,同樣帶三個學生,人家8117,寒暑假不回家,你這邊855,學生該畢業(yè)畢業(yè)該實習實習。
你怎么跟人家競爭啊?你怎么出成果???你怎么評職稱?。磕阍趺锤憧蒲邪??
哎……這幫導師每個人都這么干,還都美名其曰這樣學生才能學到東西。更可怕的是現(xiàn)在居然也有學生認同這種觀點。
你每天加班是為了做自己的課題,那是可以收獲很多。你每天加班都是為了幫導師做項目,你除了堅忍的內心你還能收獲什么?
導師們都應該意識到一心為科研奮斗應該是自己奮斗,而不是讓學生奮斗啊。這樣下去學生越來越苦,導師們自己的壓力又何嘗不是越來越大呢?
順便,造假這事,我就不多說了,大家都懂。其實也是一個道理。你老老實實的不造假,你怎么跟別人競爭呢?
翟天臨在讀博四年期間,“至少主演了11部戲、參演了7部戲,做了24個代言、錄了17個綜藝”。順利拿到博士學位。
我掉了四年的頭發(fā),焦慮了無數(shù)個夜晚,最終順利的延期了。
同學的室友參加南大推免面試,老師問為什么選擇讀博士,她說覺得大學里比較單純,她想潛心做研究當老師,當時面試老師一聽就笑了。
很多人,包括我父母都覺得大學老師工作體面輕松高薪,沒有那么多勾心斗角,適合女孩子。
但職場就是職場,不要覺得大學里當老師就可以幸福安穩(wěn)不染世俗。世界上不存在高薪安逸又體面的工作,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象牙塔。
首先行政崗都是關系戶,這就不用我贅述了,所有學校都一樣。我們院教務辦的老阿姨,excel不會用,出個證明材料還得學生在一邊指點,你們用關系戶也就算了,能不能招個會辦公軟件的?
我們院某專業(yè)的系主任,和副院長搞婚外情,他妻子也在我們學校。
我學長的導師,因為不愿意push學生也不愿意搞政治,現(xiàn)在連個獨立辦公室都沒有。
我們專業(yè)大多數(shù)人畢設都在造假,一方面是因為時間不夠,還必須有結果,得出結論,而且關鍵是即使你造假別人也看不出來。說到這里大家應該猜出來是什么專業(yè)了。
某同學是做一個師姐的phd課題,需要配xx,她問師姐按什么配比,師姐說不知道,隨便加的,你多試幾次就行了。
現(xiàn)在高校不搞政治只搞科研根本混不下去,搞科研不編數(shù)據(jù)認認真真做也混不下去,你說我什么時候失望的?
反正匿名了,再多寫點吧。高校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那一套真的很惡心。
因為高校的“老人”很多都屬于混子,水平極低(搞科研完全就是灌水,隨便改個參數(shù)再做一篇,毫無意義)。他們就是趁著二三十年前的國內學術界的真空期+行政單位性質嚴重混上來的。并且這批人往往人品惡劣,還覺得把學生當孫子、當奴隸天經(jīng)地義。
我們學校有些老師,科研科研不行講課講課不行,能評副教授還是學院看他們可憐施舍的。
高校不敢動這批老人,所以“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算是個折中,過二三十年等老的那批退下去了就正常新陳代謝了,但是這期間的新人就倒霉了。如果能大刀闊斧的改革,還有救,不然就真的算了吧。
有一個老混子,用z指代了。z四十多歲,上課三句話不離吹噓自己,或者就是講40歲老男人酒桌上的油膩葷段子,我們班有一個同學是他畢設學生,天天跟他參加各種酒桌飯局,陪他跟大老板喝酒,不過z還算有分寸,這個是男同學。
他沉迷搞政治,到處應酬,沒用的頭銜一大堆,論文不行,這種人在我校不是少數(shù),都是靠時代紅利上位的之前看到有知友說,辦公司的導師都是垃圾,真實。
我們院另一個老師,做實驗從自己公司買試劑,自己住大別墅開豪車,給國家造了一堆沒用的垃圾數(shù)據(jù)。這還算好的,更坑的導師會壓榨學生去給自己做項目,給自己公司打工,還不給夠錢。
2. 勤懇幫導師打工三年的師兄,要發(fā)專利獲得畢業(yè)資格,卻被導師斷然拒絕,后續(xù)因此而延畢的時候。
3. 同做實驗受傷的師弟,問導師要創(chuàng)可貼,被冷眼相待的時候。
4. 導師為了將學生跟項目綁定,而不管學生畢業(yè)問題的時候。
5. 為了畢業(yè)論文補實驗,被導師以項目實驗多而拒絕的時候。
6. 干著巨傷身體的項目,導師一句關心的話都沒有的時候。
7. 導師為了新接的項目,而把學生從做了一年多項目里一腳踢開,并沒有任何補償?shù)臅r候。
8. 干著比工地工人都累的活,得不到除了學校補助之外任何經(jīng)濟補貼的時候。
10. 每個月給導師開20多張千元假發(fā)票,但學習論文所需技能卻被告知不可找他報銷的時候。
知乎一名武大畢業(yè)的博士@非黑客非畫家 表示,科研中的挫敗感的來源往往來源于:
-
-
沒有正向的反饋,比如自己做了很多事情,但沒結果,導師嫌棄
-
人際關系失敗,包括同儕壓力,性格原因導致的朋友很少,無法溝通等
首先要降低對科研產(chǎn)出的期望,很多有意義的結果都是無意義的重復累積出來的。做一件事情之前要有自信,但不要認為肯定會有結果。
看文獻的時候要明白,我們看到的是別人折騰出來的東西,沒折騰出來的東西就沒有寫出來,實驗方法的修改可能經(jīng)歷了好幾年的微調。
要主動跟導師交流,有的導師可能給不出什么指導,但做了事情還是得讓人知道的,不然他真的會認為你啥都沒干。
最后的最后,不要跟別人比,每個人都有著自己要走的路;只有經(jīng)歷之后明白的道理才能真正指導自己的行為。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xiubac.cn/index.php/2024/01/11/4e381f3b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