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氧反應(OER)是多種能源轉化裝置中的關鍵半反應,包括可充電金屬-空氣電池、NRR、CO2RR和水電解槽等。雖然最先進的貴金屬,如銥(Ir)和釕(Ru),已被證明是OER的基準催化劑,但它們的稀缺性和過高的價格限制了其大規(guī)模應用。Ni、Co和Fe基電極在OER中顯示出巨大的潛力,但在工業(yè)條件下的活性和穩(wěn)定性仍不理想。
具有共邊八面體MO6層的二維過渡金屬化合物在OER中的應用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例如,NiFe-LDH由于其獨特的2D層狀結構和可控的電子性質而在析氧反應(OER)中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性能。然而,NiFe-LDH催化劑的最小過電位受限于*O、*OH和*OOH的結合能之間的尺度關系。因此,有必要對LDH的活性位點和結構特征進行更深入的了解,以便改進催化劑的動力學和穩(wěn)定性。
基于此,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魯效慶、劉思遠和王兆杰等在各種導電襯底上生長用均苯三甲酸修飾的NiFe-LDH催化劑(SU-NiFe-LDH (TA)),以實現(xiàn)高效穩(wěn)定催化OER。實驗結果表明,得益于較小的橫向尺寸和超薄的結構,SU-NiFe-LDH (TA)表現(xiàn)出超親水性和超疏氣性,其在10 mA cm?2電流密度下的OER過電位低至219 mV,Tafel斜率為31.1 mV dec?1。
此外,SU-NiFe-LDH (TA)能夠在1500 mA cm?2下連續(xù)運行超過1300小時,該過程中沒有發(fā)生明顯的活性下降或催化劑形態(tài)崩塌。
原位光譜表征和理論計算表明,LDH的高性能和穩(wěn)定性來源于錨定在LDH上的羧基的動態(tài)演化。即金屬與配位羧酸鹽之間通過C-O-Fe鍵的耦合阻止了金屬物種的溶解,從而通過靜態(tài)配位穩(wěn)定了電子結構。
此外,OER過程中動態(tài)析出形成的未配位羧酸鹽可以作為質子載體,在OER中間體和OH?之間傳遞質子,加速OER動力學。因此,該項工作證明,通過引入具有靜態(tài)和動態(tài)相容性的功能配體,有望實現(xiàn)析氧反應穩(wěn)定性和動態(tài)活性的同時提升。
Bioinspired trimesic acid anchored electrocatalysts with unique static and dynamic compatibility for enhanced water oxid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DOI: 10.1038/s41467-023-42292-5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xiubac.cn/index.php/2023/11/06/ccca7cd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