堿金屬具有低電位、高容量的特點,是下一代電池理想的負極材料,但存在著枝晶生長和低庫侖效率(CE)等問題。實現(xiàn)均勻的金屬沉積和具有可靠的固態(tài)電解質界面(SEI)是克服這些問題的基本要求。天津大學楊全紅教授、吳士超教授報道了一種堿金屬陽離子與冠醚遵循尺寸匹配規(guī)則的超分子化策略,以防止堿金屬枝晶形成和提高 CE。帶正電的超分子復合物的還原電位比相應的堿金屬陽離子低得多,可提供理想的靜電屏蔽層,調節(jié)金屬負極突起周圍由于帶正電靜電層的排斥作用而產生的沉積,保證金屬離子在負極表面的均勻沉積。超分子配合物(冠醚-堿金屬負離子)還通過調節(jié)雙電層的組成誘導形成超薄有機主導的SEI層,這改善了SEI在重復循環(huán)過程中柔性和完整性,提高了鋰、鈉和鉀金屬負極的穩(wěn)定性。對于鋰金屬負極,冠醚在Li||Cu半電池(電流密度:0.5 mA cm–2,面積容量:0.5 mAh cm–2)的200次循環(huán)中將CE提高到97.0%,在具有酯基電解液的對稱電池(2 mA cm–2,1 mAh cm–2)中的壽命為500小時。此外,過量 200%的鋰基全電池在100次循環(huán)后的容量保持率約為 100%。這種冠狀超分子化策略是一種新的化學方法,可用于生產無枝晶金屬負極電池,不局限于堿金屬電池。圖1 電解液中加入冠醚對堿金屬電池穩(wěn)定性的影響圖2 Li|NMC811電池性能Crowning Metal Ions by Supramolecularization as a General Remedy toward a Dendrite-Free Alkali-Metal Battery. Advanced Materials 2021. DOI: 10.1002/adma.2021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