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石一 發(fā)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捕鴉行動」持續(xù)上演
帶動開放趨勢
學術出版系統(tǒng)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在沒有互聯(lián)網的時代,科學家需要出版商來印刷和分發(fā)科學成果。
出版商通過篩選機制,建立起聲譽。而當前的系統(tǒng)在印刷和發(fā)行方面,并沒有提供太多價值。使這些期刊存活的篩選機制,存在著許多反面案例。 最后,科研需要資金。如果你說:我的研究發(fā)表在期刊X上,那么資助機構會認為這是好的/壞的研究,而實際上并沒有試圖了解它是什么。
我們與出版商/期刊簽訂及其昂貴的合同,就為了維護這些服務所需的架構。 每所大學在每年,都要向每份期刊支付數百萬美元。而如Sci-Hub所示,托管費用微不足道。大概只是期刊收費的一小部分。
沒錯,這是由于版權問題造成的,出版商們將自己設置為資料的唯一合法來源。
政府出資的科學研究,獲益者卻成了出版商,甚至原作者下載自己的論文,也需要付費。
[1]https://Twitter.com/ringo_ring/status/1390782451140767749
[2]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27086290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xiubac.cn/index.php/2023/11/03/6a16a782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