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阿貢Nat. Commun.:原位觀察鋰化石墨負極的熱驅(qū)動降解和安全問題 2023年11月3日 上午10:02 ? 頭條, 干貨, 頂刊 ? 閱讀 7 石墨是一種用于可逆鋰存儲的強大宿主,使首個商業(yè)上可行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然而,鋰化石墨的熱降解途徑和安全隱患仍然難以捉摸。 清華大學歐陽明高院士、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Khalil Amine、Gui-Liang Xu等人通過原位同步輻射X射線技術和原位質(zhì)譜法研究了鋰化石墨負極在加熱過程中的固態(tài)電解質(zhì)界面 (SEI) 分解、鋰浸出和氣體釋放。 圖1 鋰化石墨在加熱過程中的結(jié)構(gòu)演變 結(jié)果表明,在從室溫加熱到280 °C的過程中,SEI中的聚環(huán)氧乙烷(PEO)低聚物首先分解(從40到60 °C開始),然后通過加熱識別出石墨的典型脫嵌分級效應,其來源于鋰的浸出。產(chǎn)生的氣體種類(如H2、CH4、CO2、CO和O2等)在整個過程中進行定量監(jiān)控。 DSC表征與氧暴露實驗進一步證明了高反應性殘留鋰的存在,這會引發(fā)顯著的熱量產(chǎn)生。原位對分布函數(shù)(PDF)分析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jù),表明負極表面上的殘留鋰在納米簇內(nèi)。該研究結(jié)果強調(diào)了SEI在負極熱穩(wěn)定性中的關鍵作用,并揭示了可燃氣體和浸出鋰的潛在安全隱患。 圖2 鋰化石墨負極在加熱過程中的原位氣體釋放 圖3 鋰化石墨負極的熱降解途徑及其安全隱患 In situ observation of thermal-driven degradation and safety concerns of lithiated graphite anode.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DOI: 10.1038/s41467-021-24404-1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xiubac.cn/index.php/2023/11/03/063d3183eb/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郭再萍院士/張文超教授,最新Nature子刊! 2024年4月24日 王雙印/陳晨Angew. :FE近100%!碳布上電催化NO氧化與HER耦合制硝酸鹽 2023年10月11日 國家杰青,出任“雙一流”大學校長! 2023年11月20日 Nature子刊:強堿性條件下電催化和光電化學OER的自修復催化劑 2023年10月9日 哈工大杜春雨AFM:具有穩(wěn)定界面和高倍率性能的超薄硅納米片@rGO負極 2023年10月15日 南工大張翼Nano-Micro Lett.:多孔Co2VO4納米盤作為鋰離子電池新型快充負極 2023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