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
“上海一大三女生用豬鼻子圈住兩篇SCI”
沖上微博熱搜
這名女生名叫常淑月,
是上海理工大學材料與化學學院本科生。
澎湃新聞記者從上理了解到,
常淑月在大三時
以第一作者身份發(fā)表兩篇SCI論文,
她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豬鼻子”納米結構,
并以此為基礎開展了一系列實驗探究。
如今,她以專業(yè)第一的成績成功
免試直升浙江大學。
澎湃新聞編輯 何羽茜 視頻來源 上海理工大學?
在材化學院“學士導師”培養(yǎng)模式下,低年級學生就有機會接觸不同的研究方向.得益于此,常淑月找到了研究興趣所在,并加入教授余燈廣團隊。
常淑月?本文圖片均為上海理工大學提供
在導師的指導下,她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被稱為“豬鼻子”的納米纖維新型結構?!斑@種‘一鞘內含分裂雙芯’的結構代表了一種相伴而不相鄰的空間關系,在自然界普遍存在,比如人體的神經末梢和毛細血管。因為覺得神似‘豬鼻子’的外觀,我就給它起名叫‘豬鼻子’納米結構?!背J缭陆榻B說。
常淑月提出“豬鼻子”,靠的不是天馬行空的想象。在看結構圖時,常淑月發(fā)現目前存在的結構有單軸、兩軸并列結構和內外兩層的核殼結構等,但還沒有一殼兩核、兩核不接觸的類型,在請教導師后,她著手開展相關研究。當時本科二年級的她對設備儀器接觸較少,就虛心向師長請教,了解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一步步開展實驗。
常淑月
常淑月最終將成果發(fā)布在SCI一區(qū)期刊《材料與設計》上。之后她還以“豬鼻子”為基礎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實現藥物靶向釋放和緩釋的三階段控制釋放,實現了科研成果的再升級。她還以并列第一作者的身份參與SCI二區(qū)期刊論文的發(fā)表,以其他作者的身份參與SCI三區(qū)和四區(qū)期刊兩篇論文的發(fā)表。
“她是一個不斷與時間賽跑的人,無論對待生活還是學習,她總是保持著高效率?!庇型瑢W如此形容她。翻開常淑月的時間規(guī)劃表,整齊地羅列著每日的事項,課程預復習、第二外語學習、課外閱讀書籍等。
常淑月??
被問及時間管理的方法,常淑月說:“要給自己定好清晰的短期目標,不要浪費光陰。”除了每天的計劃,她還會定下階段性目標,為了給自己打氣,她常常“戰(zhàn)略性”地降低預期。
她解釋說:“制定計劃時,我總擔心自己達不到預期,害怕自己讓周圍人失望??僧斘夷_踏實地、付諸實踐時,發(fā)現結果往往能超出預料,其實努力是生活的常態(tài)。”
不少網友表示
這是實力與顏值并存的學霸
也有網友表示
連這個熱搜都不看懂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xiubac.cn/index.php/2023/10/30/c17a9cf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