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鎳層狀氧化物正極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受到表面形成類NiO巖鹽相和殘留鋰(如LiOH、LiHCO3和Li2CO3)的固有問題的阻礙。
近日,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Arumugam Manthiram(通訊作者)等人在材料研究頂級期刊Adv. Energy. Mater.上發(fā)表了題為”Rational Design of Coating Ions via Advantageous Surface Reconstruction in High-Nickel Layered Oxide Cath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的研究性論文。
高鎳層狀氧化物本征問題和特性的示意圖
作者提出了一種合理的基于互擴散的干涂層表面重建策略,并給出了確定NMC91正極最佳涂層離子的設計原則。值得注意的是,理論篩選結合考慮不同氧化態(tài)之間的超交換作用和密度泛函理論計算,以及實驗分析證明了巖鹽相和殘余鋰的有效還原。
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LiNiO2中四種不同摻雜的Li/Ni交換能
在所研究的四種離子(Al、Co、Fe和Ti)中,鍍鈷的NMC91通過成功地重建NMC91的表面,在還原巖鹽相和殘余鋰方面效果最好,在30 °C循環(huán)300次后,在滿電池中的容量保持率高達85%。
NMC91橫截面上NiO?和LiCO3?的可視化
Rational Design of Coating Ions via Advantageous Surface Reconstruction in High-Nickel Layered Oxide Cath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Adv. Energy Mater, 2021, DOI: 10.1002/aenm.202101112)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xiubac.cn/index.php/2023/10/26/4308024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