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碳氮化物(g-C3N4)在光催化將溫室氣體CO2轉(zhuǎn)化為有價值的太陽能燃料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結(jié)晶型g-C3N4(CCN)受到廣泛關注,但是由于缺乏合適的活性位點,其CO2還原效率和選擇性仍不理想。基于此,中山大學劉升衛(wèi)教授(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通過在相鄰七嗪單元的空腔位置形成W-N6鍵來構建的鎢(W)摻雜的CCN(CCN-W)。其中,作者以預制的CCN為前驅(qū)體,W(CO)6作為金屬源,在溶劑熱處理的幫助下制備了W6+摻雜的晶體氮化碳(CCN-W)納米棒,包括W-N6鍵合。通過測試結(jié)果表明,CCN-W中的W-N6鍵是通過將相鄰七嗪單元空腔位置的N 2p的孤對電子與W6+離子的空軌道配位而形成的。正如預期的那樣,W6+的電子存儲能力有利于光電子在W-N6部分的俘獲和積累,抑制電荷復合。同時,CCN-W中的W-N6中心以中等覆蓋率和強度促進化學吸附CO2和CO中間體。因此,在W-N6中心相遇的累積光電子和吸附的CO2將有效地還原為CO中間體,后者進一步加氫生成烴(CH4和C2H4),具有約83%的高選擇性。值得注意的是,相對于CCN,CCN-W上的全光譜CO2還原速率(11.91 μmol g-1 h-1)增加了>5倍,同時,對烴類化合物(CH4和C2H4)的光電子選擇性增加了>2倍。W6+摻雜引入了W-N6作為多功能活性中心,豐富了光電子和CO2分子,并通過降低反應勢壘和適度穩(wěn)定共中間體催化其選擇性轉(zhuǎn)化為烴類化合物。同時,由于W6+摻雜,CCN-W的能帶結(jié)構被調(diào)整,通過在帶隙中形成局部能級來增強可見光吸收能力。通過降低VB邊緣位置,提高了空穴氧化電位和 H2O 氧化動力學。該研究將為利用多功能活性中心調(diào)節(jié)CCN光催化劑以實現(xiàn)高效和選擇性光催化CO2還原提供新的見解。Recovering solar fuels from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over W6+-incorporated crystalline g-C3N4 nanorods by synergetic modulation of active centers. Appl. Catal. B Environ., 2021, DOI: 10.1016/j.apcatb.2021.120978.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1.120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