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生教授今年第2篇Science:能量密度高達412和471Wh/kg的金屬電池 2023年10月16日 上午10:52 ? 頭條, 干貨, 頂刊 ? 閱讀 11 由于鎂和鈣的高地殼豐度和容?量,可充電鎂和鈣金屬電池(RMBs和RCBs)是鋰離子電池(LIBs)的有前途的替代品。然而,它們受到緩慢的動力學和寄生反應的困擾。 為此,美國馬里蘭大學王春生教授、陸軍研究實驗室Oleg Borodin等人證明了Mg2+和Ca2+的溶劑化鞘中的多齒甲氧基乙胺螯合劑[-(CH2OCH2CH2N)n-] 能夠?qū)崿F(xiàn)高度可逆的Mg和Ca負極以及Mg2+和Ca2+快速(脫)嵌入高壓層狀氧化物正極。 作者發(fā)現(xiàn)這些螯合劑對Mg2+的親和力比傳統(tǒng)醚溶劑高6~41倍,但富含螯合劑的溶劑化鞘通過重組繞過了能量上不利的去溶劑化過程,從而降低了過電位并消除了負極和正極的伴生副反應。 此外,電解液的溶劑化鞘重組可以通過改變螯合劑的介電常數(shù)和大小來調(diào)節(jié)。該成果是王春生教授本年度第2篇Science,且被選為Science封面文章。 圖1. 溶劑化鞘的重組 這種方法同時解決了二價金屬電池的兩個關(guān)鍵挑戰(zhàn):負極的低可逆性和金屬氧化物正極的緩慢動力學,使RMBs和RCBs的能量密度與LIBs相當,從而實現(xiàn)了能量密度為分別為412和471 Wh kg-1的可充電RMBs和RCBs。 該設(shè)計原理對一般二價金屬電池具有普適性,電解液重組可以通過引入異質(zhì)供體原子和不太緊湊的結(jié)構(gòu)來調(diào)整分子結(jié)構(gòu),以進一步增強動力學和可逆性從而匹配商業(yè)LIB的應用標準。 圖2. Mg2+和螯合劑在層狀氧化物中的嵌入 Solvation sheath reorganization enables divalent metal batteries with fast interfacial charge transfer kinetics, Science 2021. DOI: 10.1126/science.abg3954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xiubac.cn/index.php/2023/10/16/808643efa0/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guān)推薦 電池頂刊集錦:竇世學、麥立強、楊會穎、康飛宇、熊訓輝、周江、陳立鋒、王波、葉志鎮(zhèn)等成果! 2023年12月28日 ?被引3W+,H因子96,Science Bulletin副主編!張鐵銳團隊2022年度成果精選! 2023年10月13日 ?繼JACS和Joule后,郭少軍團隊再發(fā)Nano Letters! 2024年2月21日 他,蘇大「國家杰青/科技創(chuàng)新領(lǐng)軍人才」,最新AFM! 2024年10月24日 ?麥立強/安琴友ACS Nano: 低成本甘氨酸作為穩(wěn)定鋅負極的電解液添加劑 2023年10月10日 郭烈錦/劉亞ACS Nano:泡沫銅上原位生成Co3O4/Cu2O,實現(xiàn)近紅外光催化CO2轉(zhuǎn)化為CH4 2023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