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出名門,成果斐然,這位福建仙游走出的學術“新星”正驚艷納米能源界! 2023年10月15日 下午4:56 ? 未全平臺發(fā)布, 頂刊 ? 閱讀 10 人物介紹 余桂華,1981年出生于福建莆田仙游縣,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機械工程系終身教授,英國皇家化學會和物理學會會士、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美國化學會(ACS)、材料研究學會(MRS)、電化學學會(ECS)、礦物、金屬與材料學會(TMS)成員。2003年本科畢業(yè)于中科大化學系,并獲本科生最高獎“郭沫若獎學金”,2009年于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師從美國科學院院士和世界納米領域著名科學家Charles Lieber教授,博士畢業(yè)后前往斯坦福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師從鮑哲南和崔屹教授,2012年加入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從事科研工作至今。 曾獲得/入選:美國TMS Brimacombe獎章(2021)、Blavatnik 國家獎(2021)、IAAM獎章(2021)、連續(xù)三年Web of Science高被引科學家(2018-2020)、IUPAC應用聚合物科學創(chuàng)新獎(2020)、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杰出青年科學家(2020)、富蘭克林杰出研究、教學和服務獎(2020)、IUPAC100周年青年化學家獎(2019)、納米能源青年創(chuàng)新獎(2019)、美國化學會杰出青年科學家獎(2018)、美國化學會能源科技新興領袖獎(2018)、美國能源部早期研究生涯獎(2018)、美國TMS早期職業(yè)研究員獎(2017)、Small青年研究員獎(2017)、斯隆研究獎(2016)、美國化學會ACS-PRF青年研究員獎(2015)、麻省理工評選的全球35位杰出青年創(chuàng)新人物(2014)、IUPAC青年化學家獎(全球最佳論文研究五名獲獎者之一)(2010)等。 研究領域包括: 1. 用于先進儲能技術的雜化納米材料的合理設計和合成:下一代鋰離子電池、電化學超級電容器; 2. 用于高效能量轉換裝置的新型納米結構材料:熱電裝置、微生物燃料電池; 3. 用于能源和生物電子應用的納米結構的自組裝和異質集成; 4. 用于生物系統(tǒng)功能界面的無機-有機雜化納米材料。 已在Science、Nature、 Nat. Rev. Mater.、Nat. Mater.、Nat. Nanotech.、Nat. Commun.、Sci. Adv.、PNAS、Chem. Rev.、Chem. Soc. Rev.、Acc. Chem. Res.、Chem、Joule、JACS、Angew.、Adv. Mater.等國際著名期刊上發(fā)表論文240多篇,被引50000多次,H指數(shù)120。 目前擔任ACS Mater. Lett.副主編,Chem、Chemical Society Reviews、ACS Central Science、Chemistry of Materials、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Energy Storage Materials、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等期刊編委。 課題組主頁:http://yugroup.me.utexas.edu/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xiubac.cn/index.php/2023/10/15/ea286b74e2/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PNAS:TiO2中界面受限的中間相實現(xiàn)了高效的光催化 2024年3月29日 長春應化所張新波Angew:全氟化聚電解質實現(xiàn)安全和高性能Li-O2電池 2023年10月15日 一篇 Nature 論文和 100 萬美元,你選哪個? 2023年10月13日 林宗吾Chem. Eng. J.:剝離的NiPS3納米片用于高效電催化NRR 2023年10月10日 中大劉勇教授AFM: 打破傳統(tǒng)!用于高可逆儲鈉的含共生類石墨晶體的硬碳負極 2023年10月16日 Nano Research:π-電子共軛多孔CN棒助力芳香醇氧化和HER 2022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