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RR中C2產物的決速步是CO吸附和CO?CO二聚化,Cuδ+位點對CO?CO二聚反應有促進作用,并且零價/負價Pd和Pt金屬元素對CO的吸附具有特殊的穩(wěn)定性。
此外,在催化劑設計中,金屬與相鄰原子形成的雙原子對結構在催化過程中能夠協同工作,并且異原子對上發(fā)生的電荷轉移現象可以調節(jié)催化中間體的表面結合能。因此,利用協同效應設計Cuδ+?Mδ?雙原子對可以促進C2產物的生成。
然而,直接負載在金屬/金屬氧化物載體上的異質金屬原子通常表現出正價態(tài),因此選擇合適的載體來穩(wěn)定零價態(tài)/負價態(tài)的金屬原子以制備具有電荷分離的雙原子中心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清華大學王定勝、北科院分析測試所劉向文和奧克蘭大學王子運等設計了一種Pdδ??Cu3N催化劑,該催化劑含有電荷分離的Pdδ??Cuδ+原子對,并且其能夠穩(wěn)定Cuδ+中心。電化學CO2RR實驗結果顯示,Pdδ??Cu3N催化劑在?1.5 V下C2產物(乙烯、乙酸鹽和乙醇)部分電流密度為90.8 mA cm?2,并且C2產物的法拉第效率高達78.2%。
原位XAFS和拉曼光譜結果表明,Cuδ+和Pdδ??Cuδ+位點是Cu3N和Pdδ??Cu3N的關鍵活性中心。在較高的還原電位下,CO2RR反應過程中N物種消失,單個Cu0中心和Pdδ??Cu0原子對是催化過程的真正中間體;去除電壓后,Cu?N鍵重新出現。
理論計算結果表明,Pdδ??Cuδ+原子對CO2轉化為C2產物的機制可以概括為負價Pd的引入促進了Cuδ+物種的CO吸附,并且原子對同樣對CO二聚化過程的活化能進行了顯著的優(yōu)化,使得Pdδ??Cuδ+對CO2RR反應更傾向于產生C2產物。
綜上,該項工作突出了原子對催化劑的協同效應,為后續(xù)合成高效CO2RR催化劑提供了新的策略,并為CO2RR過程中Cuδ+位的不穩(wěn)定性提供了一種原子級調制方法。
Charge-Separated Pdδ?–Cuδ+ Atom Pairs Promote CO2 Reduction to C2. Nano Letters, 2023. DOI: 10.1021/acs.nanolett.2c05112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xiubac.cn/index.php/2023/10/09/d56b3f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