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具有良好的光電性質,可調控的帶隙和易于制備等優(yōu)點,鈣鈦礦是理想的多結光伏吸光材料。然而,光誘導的相分離限制了它們的效率和穩(wěn)定性。寬帶隙(> 1.65 eV)的I/Br混合的鈣鈦礦吸光材料面臨著光誘使相分離(LIPS)的問題,這嚴重限制了多結光伏器件的穩(wěn)定性和效率。
近日,多倫多大學Edward Sargent教授課題組 報道了I/Br混合鈣鈦礦中的晶格畸變與相分離的抑制相關,由于A位陽離子和碘化物之間的平均原子間距離減小,產生了增加的離子遷移能壘。使用頂部子電池 中具有大晶格畸變的約2.0 eV Rb/Cs混合陽離子無機鈣鈦礦,作者制備了全鈣鈦礦三結太陽能電池,并在3.21 V的開路電壓下實現(xiàn)了24.3%的效率(23.3%的認證準穩(wěn)態(tài)效率)。這是首次報道的鈣鈦礦基三結太陽能電池的認證效率。三結器件在最大功率點工作420小時后,仍能保持80%的初始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該篇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四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王在偉(博士后),曾樂蔚(博士),祝桐(博士后)和陳昊(博士后)。
從左到右,依次為王在偉(博士后),曾樂蔚(博士),祝桐(博士后)和陳昊(博士后)
同時,該項工作的參與也包括 聯(lián)合洛桑聯(lián)邦理工學院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父Michael Gr?tzel 、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Stefaan De Wolf教授 和北卡羅來納大學黃勁松教授,可謂陣容豪華!
作者利用紫外-可見吸收光譜,XRD以及固態(tài)核磁,證實了Rb能夠摻雜進入I/Br混合的Cs基無機鈣鈦礦晶格中,且Rb的摻雜導致了帶隙的增大。隨著Br含量的增加,達到最大電壓值的Rb含量也增加。在2.0 eV及以下帶隙的器件中,2.0 eV Rb0.15 Cs0.85 PbI1.75 Br1.25 展現(xiàn)出最好的電壓值,因此,Rb0.15 Cs0.85 PbI1.75 Br1.25 被選為目標研究對象。
亥姆霍茲自由能的計算展示隨著 Br 含量的增加,Rb/Cs 混合陽離子鈣鈦礦具有更深的亥姆霍茲自由能(更大的熱力學驅動力),因此,無機鈣鈦礦中 Rb 摻雜含量的上限與 Br 含量正相關,這與摻Rb時富Br鈣鈦礦熱力學驅動力較大有關。
作者比較了~2.0 eV CsPbI1.4 Br1.6 和Rb0.15 Cs0.85 PbI1.75 Br1.25 設備的性能。對于2.0 eV ?CsPbI1.4 Br1.6 的器件,PCE為12.59%,VOC 為1.288 V(圖3a)。而Rb0.15 Cs0.85 PbI1.75 Br1.25 器件的PCE增加到13.41%,VOC 為1.312 V。它們穩(wěn)定功率輸出(SPO)效率分別為12.1%和13.3%(圖3b)。對54個器件的光伏參數(sh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高性能Rb0.15 Cs0.85 PbI1.75 Br1.25 器件的重現(xiàn)性(圖3c)。
此外,Rb0.15 Cs0.85 PbI1.75 Br1.25 樣品與CsPbI1.4 Br1.6 鈣鈦礦(1.318 ± 0.054 eV)相比,高費米能級分裂QFLS(1.417 ± 0.004 eV)的空間分布較窄(圖3d),這表明非輻射重組減少。在~2.0 eV帶隙下,相對于Cs基全無機鈣鈦礦,Rb/Cs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展現(xiàn)出更高的器件效率和更好的重復性。
圖4. 全鈣鈦礦三結太陽能電池的光伏性能和穩(wěn)定性
作者使用~2.0 eV Rb/Cs混合陽離子無機鈣鈦礦作為全鈣鈦礦三結太陽能電池(TJSC)的頂部子電池的吸收體。TJSC的器件結構為ITO玻璃/NiOx /Me-4PACz/2.0 eV無機鈣鈦礦(170 nm)/PEAI-EDAI2 /PCBM/PEIE/SnOx /ITO/NiOx /Me-4PACz/1.6 eV鈣鈦礦(780 nm)/PEAI-EDAI2 /PCBM/PCBM/PEIE/SnOx /Au/PEDOT:PSS/1.22 eV SnPb鈣鈦礦(870 nm)/C60/SnOx /Ag(圖4a)。
圖4b為冠軍全鈣鈦礦TJSC的J-V曲線。反向掃描的PCE為24.33%,VOC 為3.215 V,短路電流(JSC )為9.71 mA/cm2 ,填充因子(FF)為77.93%。作者在獨立的PV校準實驗室(NREL)中獲得了23.29%的認證PCE(圖4c),據作者所知,這是第一個報告的全鈣鈦礦三結太陽能電池的認證PCE。通過新鈣鈦礦的鈍化策略、改善界面接觸和光管理的優(yōu)化,全鈣鈦礦TJSCs的效率將進一步提高。
作者還監(jiān)測了封裝的TJSC在最大功率點跟蹤條件下,以及在環(huán)境大氣下連續(xù)AM 1.5G的單太陽照明下的性能(圖4e)?;赗b/Cs混合陽離子鈣鈦礦的優(yōu)化器件在連續(xù)運行420小時后保留了其初始PCE的80%。
綜上,這項工作中,全鈣鈦礦三結太陽能電池實現(xiàn)了24.3%的效率,在NREL認證出23.3%的準穩(wěn)態(tài)效率。這是鈣鈦礦基三結太陽能電池第一個被報道的認證效率。該工作為設計高效的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提供了新的思路。
Wang, Z., Zeng, L., Zhu, T. et al. Suppressed phase segregation for triple-junctio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Nature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006-7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xiubac.cn/index.php/2023/10/07/32a20f5b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