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鋅離子電池(AZIBs)中的枝晶生長和電極/電解質(zhì)界面的副反應不僅損害了電池的壽命,也給電池系統(tǒng)帶來了嚴重的安全問題,這阻礙了其在大規(guī)模儲能系統(tǒng)中的應用。
圖1 Cl-GQDs的作用示意
北京理工大學陳人杰、黃永鑫等通過在電解液中引入帶正電的氯化石墨烯量子點(Cl-GQDs)添加劑,提出了一種雙功能的動態(tài)適應性界面,以實現(xiàn)AZIBs中鋅沉積的調(diào)節(jié)和副反應的抑制。研究顯示,在充電過程中,帶正電的Cl-GQDs被吸附在Zn表面,作為一個靜電屏蔽層,促進了Zn的順利沉積。
此外,氯化基團的相對疏水特性也為Zn負極建立了一個疏水保護界面,緩解了水分子對Zn負極的腐蝕。更重要的是,Cl-GQDs在整個電池運行過程中不會被消耗,并表現(xiàn)出動態(tài)的重新配置行為,這確保了這種動態(tài)適應性界面的穩(wěn)定性和可持續(xù)性。
最后,使用Cl-GQD修飾的ZnSO4基電解液(Cl-GQD電解液)組裝了,進行測試以驗證修飾效果。
圖2 半電池性能
受益于上述優(yōu)勢,基于Cl-GQD電解液的Zn//Zn對稱電池在1 mA cm-2和1 mAh cm-2的條件下,可以平穩(wěn)地運行超過2000小時,比空白電解液的運行時間高7倍。即使在5 mA cm-2和5 mAh cm-2(42.7%的放電深度(DOD))的苛刻條件下,基于Cl-GQD電解液的對稱電池也可以穩(wěn)定地循環(huán)超過240小時。
此外,該改性效果也通過與鋅負極和LiMn2O4(LMO)正極耦合的混合軟包電池得到了驗證,這證實了其實際可行性。這項研究拓寬了其他金屬電極的可定制的界面相的思路。
圖3 全電池性能
Bifunctional Dynamic Adaptive Interphase Reconfiguration for Zinc Deposition Modulation and Side Reaction Suppression in Aqueous Zinc Ion Batteries. ACS Nano 2023. DOI: 10.1021/acsnano.3c04155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xiubac.cn/index.php/2023/10/03/5d241562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