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原子催化劑(SACs)作為提高鋰-硫(Li-S)電池性能的添加劑被廣泛探索,但是設(shè)計高催化性能的SACs和深入了解SACs的構(gòu)-效關(guān)系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基于此,中南大學(xué)張福勤教授等人報道了通過引入S原子取代第一配位殼層中的N原子,從理論上預(yù)測了Co位的電子重分布,從而增強了多硫化鋰(LiPSs)的錨定能力,同時促進(jìn)了Li-S電池的氧化還原過程。測試結(jié)果表明,S-Co-SACs/NSC作為Li-S電池的雙向催化劑,在5 C下可獲得834 mAh g?1的高放電容量,當(dāng)E/S比降低到8 μL mg?1,硫負(fù)載量進(jìn)一步提高到7.8 mg cm?2時,其面積容量達(dá)到7.0 mAh cm?2。
作者計算了不同Li2Sx(x=1、2、4、6和8)在S-Co-SACs/NSC和Co-SACs/NC上的優(yōu)化吸附幾何形狀和結(jié)合能。對比Co-SACs/NC,LiPSs在S-Co-SACs/NSC上的結(jié)合能更高,表明錨定能力增強。
同時,作者還計算硫轉(zhuǎn)化反應(yīng)的吉布斯自由能(?G))值,以評價S-Co-SACs/NSC和Co-SACs/NC的催化活性。在Li2S2還原為Li2S過程中,?G的增加幅度最大,是整個還原過程中的速率決定步驟。
此外,S-Co-SACs/NSC催化劑決定性步驟的?G值小于Co-SACs/NC催化劑的?G值,表明S-Co-SACs/NSC催化劑的硫還原熱力學(xué)更有利。Li2S在S-Co-SACs/NSC上的分解勢壘比在CoSACs/NC上的分解勢壘要低,表明在S-Co-SACs/NSC催化中心的調(diào)節(jié)下,Li2S的解離過程更容易,從而大大增強了Li-S電池的分解過程。
總之,不對稱配位的S-Co-SACs/NSC增強了SACs與硫種之間的d-p軌道雜化,增強了吸附能力和催化活性,從而改善了LiPSs的穿梭,加快了Li-S電池的氧化還原動力學(xué)。
Strengthened d-p Orbital-Hybridization of Single Atoms with Sulfur Species Induced Bidirectional Catalysis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Adv. Funct. Mater., 2023, DOI: 10.1002/adfm.202306049.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xiubac.cn/index.php/2023/09/29/a54339a8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