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金屬在水系電解液中熱力學不穩(wěn)定,在電鍍過程中甚至在儲存期間會在界面處引起枝晶生長和持續(xù)的寄生反應,導致電池快速失效并阻礙水系鋅離子電池的實際應用。在此,武漢理工大學麥立強教授、安琴友研究員等人研究了甘氨酸(Gly)作為水系鋅金屬電池的低成本電解液添加劑,以保護鋅負極的可逆性和穩(wěn)定性。結合實驗分析、分子動力學(MD)模擬和DFT計算,作者證明了Gly添加劑可通過以下機制抑制副反應并調節(jié)Zn2+在靜置甚至循環(huán)過程中的均勻沉積:1)該添加劑可控制Zn2+和HBN的溶劑化殼結構,從而防止界面發(fā)生副反應。2)與水相比,添加劑更容易聚集在Zn表面形成雙電層(EDL)結構,在松弛過程中直接隔絕水與Zn負極之間的接觸。3)吸附在鋅表面的Gly具有較低的LUMO能級,可在還原Zn2+之前進行還原反應形成原位富含ZnS的SEI,以改善Zn2+去溶劑化和電鍍/剝離動力學。圖1. DFT計算及表面化學和微觀形態(tài)實驗因此,基于Gly/ZnSO4電解液的Zn∥Zn電池在1 mA cm-2和1 mAh cm-2下表現出3200小時的超長循環(huán)壽命,甚至在10 mA cm-2和 10 mAh cm-2下也表現出460小時的穩(wěn)定循環(huán)性能。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使用Gly/ZnSO4電解液的Zn∥Cu電池顯示出95.29%的更高 ICE且可運行超過650個循環(huán),平均CE為99.68%,遠高于空白電解液和之前的報道。此外,使用含Gly電解液的Zn∥NH4V4O10(NVO)全電池表現出更高的容量(231.3 mAh g-1@10 A g-1)和顯著增強的循環(huán)穩(wěn)定性(5 A g-1下3000次循環(huán)后容量為211.4 mAh g-1,CE高達99.55%),表明Gly在提高鋅離子電池性能方面的顯著影響。鑒于Gly的低成本優(yōu)勢,這項研究所提出的界面化學調控策略在促進水系電池商業(yè)化進程方面顯示出相當大的潛力。圖2. 含/不含Gly添加劑的Zn∥NVO全電池性能Interfacial Chemistry Modulation via Amphoteric Glycine for a Highly Reversible Zinc Anode, ACS Nano 2022. DOI: 10.1021/acsnano.2c09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