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鋰硫電池的催化反應中,缺陷通常被認為是有效和靈活的。然而,缺陷濃度對催化作用的影響仍不明確。
圖1 理論模擬
澳門大學邵懷宇、武漢科技大學雷文等以具有不同缺陷水平的MoS2為模型,研究了缺陷濃度與吸附催化性能之間的定量關系。具體而言,這項工作通過密度泛函理論(DFT)和原位實驗研究了含硫空位的MoS2的催化機理。
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硫缺陷的增加,MoS2的電子結(jié)構和幾何結(jié)構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從而對鋰硫電池催化反應的調(diào)控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這種相互聯(lián)系呈現(xiàn)出明顯的火山關系,最佳的硫缺陷水平能有效提高MoS2與多硫化鋰(LiPSs)的結(jié)合能,降低LiPS轉(zhuǎn)化反應的能壘,促進Li2S雙向催化反應的動力學過程。
圖2 不同催化劑對LiPS的吸附與催化
只有最佳的缺陷濃度才能實現(xiàn)LiPSs吸附和解吸之間的平衡,從而產(chǎn)生加速的氧化還原動力學和最佳的電化學性能。增加缺陷含量反過來會破壞材料的幾何形狀,使其難以解吸LiPS并減緩轉(zhuǎn)化。這項工作中揭示的趨勢拓寬了缺陷設計的領域,并可應用于催化的其他領域及其他領域,為鋰硫電池的商業(yè)化提供了一種潛在的方法。
圖3 基于不同催化劑的鋰硫電池性能
Elucidating the Volcanic-Type Catalytic Behavior in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via Defect Engineering. ACS Nano 2023. DOI: 10.1021/acsnano.3c05269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xiubac.cn/index.php/2023/09/25/eb6e4f4d7f/